虚铃尺八

虚空尺八研究会,尺八演出,教学,乐器制作

明暗流尺八历史追根溯源

尺八最初来源于唐代的中国。当时日本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,并从中国接受了佛教、汉字以及几种不同的艺术形式。日本雅乐也在这个时代出现,其乐队编制包括尺八、琵琶和日本筝。但在十一世纪末,尺八被从雅乐团中去掉。据说,十世纪的时候,中国僧人受邀到日本向当地僧人传授尺八。他们发现,这件深奥的乐器可以帮助年轻僧人练习冥想所需要的呼吸技巧。在十三世纪的时候,僧人们以诵经替代了尺八。虽然尺八从雅乐团中消失,贵族和僧人们仍在演奏它,猿乐(能乐的前身)表演中也使用尺八。那时的尺八叫做一節切。雅乐团里使用的尺八为六孔,而一節切为五孔。

《虚铃》——最古老的尺八古曲

1999年,日本兴国寺现任主持山川玄宗方丈率领尺八寻根团到杭州认祖归宗,在护国仁王禅寺前跪拜并吹奏了《虚铃》,至此,日本尺八正式认祖归宗。

吹奏尺八的朋友都知道,《虚铃》与其他尺八曲相比,因其结构指法极简, 展现的意境深远,所以它更强调“心法”。我们都知道:越是简单的越难驾驭,这在书法技法中也有如是体验。这首古曲要求吹奏者具有较高的定力,能以淡然的心境、平常的心态驾驭,使得音声平稳,不颤,吹者、听者都能获得内心的平静。苍凉、旷远、孤峭、深邃,这纵深万丈红尘中,又超尘脱俗的音声,能否直指人心,全看吹者、听者是否用心了。

携四个美艳侍女远渡东瀛:虚竹的真正结局竟是这个?!

“春雨楼头尺八箫,何时归看浙江潮?芒鞋破钵无人识,踏过樱花第几桥”

这是诗僧曼珠上人为怀念虚竹和尚携带“尺八”艺术东渡日本所作的《本事诗》。“尺八”,是一种竖吹的直箫,竹管制作,因长尺八而得名。

翻阅《临安县志》和《天目山祖山志》均有记载:“南宋淳佑九年(1249),日僧法灯派开山祖觉心来宋朝,游历天目山、径山,带去中国弟子虚竹,将吹箫(尺八)艺技传至日本。”

1979年6月初,日本作家水上勉与柳田圣山(日本京都大学佛学系教授)、木村美智子(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事务局次长)同访西天目山,曾访禅源寺,目的要了解虚竹的事迹,曾作《天目山行》,他在文中说:“建长元年(公元1249年),法灯派开山祖师觉心来到中国的宋王朝,在天目山这座名山留下过足迹。他从天目山,再往……径山万寿寺,然后去杭州,在护国仁王寺无门慧开法师膝下修行,终获法师的真传。同行的有其弟子,即以演奏尺八(箫)而出名的虚竹。

历史上的虚竹和尚,是一位音乐才子,有很高的地位

 

大家所熟悉的虚竹,是金庸小说《天龙八部》里的男主角之一。他是老实木讷的和尚,少林寺主持的私生子,因为机缘巧合,成为了逍遥派无崖子的关门弟子,被传功七十余年的内力,成为了逍遥派的掌门,并且和萧峰、段誉结拜为兄弟。他是典型的开了金手指的小说主人公,一路机缘巧合好运不断,不仅学得惊世的武功,拥有了令人羡慕的财富和地位,并且还抱得美人归,最后避开江湖,隐居于天山。

SHAKUHACHI(尺八)

 

SHAKUHACHI

一、尺八

尺八因箫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,最早见于《旧唐书•吕才传》:吕才“能为尺八十二枚,尺八长短不同各应律管,无不谐韵。”《辞海》曰:“尺八,亦称‘箫管’、 ‘竖管’。古管乐器,因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。宋以后即不使用。约在七到八世纪时传到日本。现仍流行于日本的尺八,称‘普化尺八’,形制长短不一,仅有五孔,前四后一,无膜孔。”

尺八的选材和制作十分考究,多采用石竹、观音竹和茉莉花竹,从齐土的地方切下,将竹节挖通,无底,管体长一尺八寸,上端内径六分。吹口多做成斜面月牙形,正面开5个按孔,背面开1个按孔,吹口和正面音孔间设有膜孔。
尺八的音色和演奏方法与箫相似,但音量较箫大。发声原理也是通过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音。由于嘴唇在吹口的角度和吹气的力度不同,以及手指按孔的变化,而使发出的音响和音高有别。尺八的音色圆润、柔美、深沉而含蓄,并略带凄凉之感。